(資料圖片)
內容摘要:今年以來,普安縣通過強化組織保障、源頭管控、監督檢查、問題整改,著力補齊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短板,提升質量安全監管效能,進一步織牢質量安全監督網,助推全縣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讓人民群眾得實惠。
今年以來,普安縣通過強化組織保障、源頭管控、監督檢查、問題整改,著力補齊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短板,提升質量安全監管效能,進一步織牢質量安全監督網,助推全縣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讓人民群眾得實惠。
強化組織保障。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組織各參建單位召開調度會,對水利工程質量相關問題進行分析研判,及時幫助協調解決建設和管理中的難題。同時,成立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機構,負責對水利工程建設質量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實時掌握工程建設質量動態和質量監督工作情況,做好全過程質量控制,確保全縣水利工程達標運行。截至目前,共召開調度會8次,幫助解決難題12個。
強化源頭管控。嚴格落實水利工程質量安全生產責任制,逐級逐崗逐人簽訂質量承諾書和安全生產承諾書,將質量安全責任落實到崗到人,強化參建單位責任鏈條,提升安全生產責任意識。同時,嚴格落實水利工程質量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將質量安全生產與各參建單位的信譽等級、招投標、“黑名單”等掛鉤,壓實質量安全生產責任,形成“層層負責、人人有責、各負其責”的質量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截至目前,共簽訂承諾書78份。
強化監督檢查。按照工程特點,對重點環節、關鍵部位的潛存風險點進行梳理,制定監督計劃,采用巡回檢查、隨機抽查、聯合督查等方式,對水利工程建設質量行為和工程實體質量進行監督檢查,實現監督檢查全覆蓋。開展質量檢測專項行動,采取見證取樣方式,對基建水庫、病險水庫等水利工程的原材料、中間產品、實體質量等進行檢測,促進水利工程實體質量提升。截至目前,共開展監督檢查25次,發現問題44個,其中質量檢測問題3個。
強化問題整改。堅持問題導向,全面抓實問題整改,針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質量問題,現場下發《工程質量監督檢查表》,列出問題清單,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要求各參建單位限期整改。同時,分類制定整改清單和銷號清單,實行“雙臺賬”限時“銷號”管理,對失職瀆職、整改乏力的單位,依法依規依紀嚴肅追責問責,確保水利工程質量管理的各項措施落實落細。截至目前,共完成問題整改銷號40個。中國黔西南訊 (特約記者 黃太富)
責任編輯:Rex_07












